硬核实力 硕果盈枝
2025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山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作为全国高校药学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顶尖高校的研究生进行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旨在鼓励广大研究生共享科研信息、拓展学术视野,进一步提升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感知与创新能力。
药学院王震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雨婷和张茜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现场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并凭借出色的学术汇报与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分别斩获现场学术汇报一等奖和优秀壁报奖,此次获奖是继王震教授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实现“大满贯”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此外,在2025年6月27日至29日举办的湖南省药学会第十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湖南药学大会的优秀论文竞赛单元中,王震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吴坤和安志刚同样表现突出,双双荣获三等奖,进一步展现了团队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王震教授团队在近期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团队长期以来对药学前沿的敏锐洞察、对学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更是其在研究生培养中倾注的心血与智慧的生动写照。团队秉持“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的理念,不仅致力于构建系统化的科研训练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探索能力。在王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在选题立意、实验设计到成果展示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锻造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出色的学术表达能力。这些成绩不仅是团队的荣耀,更是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结出的硕果,彰显了我院在药学前沿研究与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扎实成效。
院长寄语:履践致远
谈及药学学子近期的卓越表现,药学院院长王震教授用“硕果盈枝,四喜临门”予以总结。他指出:“从六月第七届湖南药学大会的初露锋芒,到十月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的“大满贯”佳绩,再到十一月第九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的精彩表现,与此次全国药学研究生论坛的丰硕成果——这一系列高光时刻,生动勾勒出我院师生在过去一年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的奋斗轨迹,也是南华药学育人体系扎实成效的有力见证。展望未来,我们将永葆育人初心,深耕不辍,笃行致远,以持续的改革创新,矢志培育堪当时代大任的一流药学人才。”
继往开来续写华章
南华大学药学院将创新精神融入发展血脉,以实践锤炼夯实育人根基。近年来,学院不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踊跃投身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在实践中磨砺专业技能、绽放青春光芒。经过师生协力拼搏下,药学院学子已在多项省级及以上大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荣获奖项20余项,有力印证了学院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扎实成果。未来,药学院将持续拓宽竞赛育人的覆盖范围与实践深度,进一步推动科教融合、赛教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实践热情,助力更多学子在更广阔的平台中崭露头角,为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和推动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药物设计与研发实验室课题组简介
南华大学王震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导向的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即以厚植独特理论基础的中医药作为原创性新化学实体发现的丰富资源和科学依据,紧扣“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优化”,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等重大疾病进行新药创制研究。课题组自2015年成立以来,承担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13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授权13项,转让11项)。实验室已有二十名毕业生前往北京大学、东京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和Sharpless研究所等著名院校机构深造。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