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南华大学药学院的年轻人,他们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毅然踏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征程。2022级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玉珏,便是这股青春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她以“向西而行”的坚定选择,将个人理想的微光汇入国家发展的星河;如今扎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戈壁绿洲间,用脚步丈量戈壁的辽阔,用实干诠释青年的担当,在基层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答卷。今天,让我们走近她的故事,看王玉珏同学如何在西部的风沙中淬炼成长,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滚烫光芒。
自我介绍

王玉珏,2022级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深耕药学领域,实现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步进阶。学业上,累计参与发表4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1篇,熟练掌握从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到论文撰写的完整科研流程,专业功底深厚。

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先后参与南华大学校园防疫北门值班、深圳“读书月”、非遗嘉年华及深圳科技馆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显著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更强化了社会责任感。此外,她还热爱手工编织,不仅能在科研之余舒缓压力、放松身心,更在创作过程中磨炼出极强的耐心与专注力,为高效、严谨地完成科研及各类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将持续发挥药学专业优势,在医药研发、学术研究等相关领域深耕细作,力求以专业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服务地及岗位: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乡村社会治理岗位
心得体会
选择加入西部计划,既是对国家号召的铿锵响应,更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奔赴。于国而言,西部的发展是民族复兴蓝图中不可或缺的拼图。“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当代青年对时代命题的生动作答。我渴望以专业所长躬身入局,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扎根,在基层服务的琐事中淬炼,让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国家发展的脉络同频共振,让青春在有意义的奉献中绽放时代光彩。于己而言,我向往触摸戈壁的风、仰望草原的星、丈量山间的路,感受多元文化孕育的另一种生命可能。我期待深入基层,在服务中拓宽视野、锤炼本领,完成一场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如今,我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初到南疆,固有的荒凉偏见便被现实彻底打碎——曾以为这里只有无垠戈壁与漫天黄沙的单调,踏足后才发现,这片土地藏着太多意料之外的生机与惊喜。站在这片被风沙打磨过、被汗水浸润过的土地上,所有抽象的叙事都化作了可触可感的真实:兵团人曾以地窝子为家、用坎土曼劈开荒原,在戈壁种出防护林、让盐碱地结出棉桃的倔强,是刻在大地上的史诗;中国共产党人从不空谈理想,而是把“为人民服务”刻在界碑上、埋进田垄里,让根须深扎在最需要的土壤,让信仰在实干中绽放蓬勃之花。

西部计划是一场神奇的际遇。它像一阵风,将原本可能困在熟悉轨道上的我们,吹向这片陌生却滚烫的土地。书本里的“基层”“奉献”,化作了走村入户时沾泥的裤脚,化作了政策落地后老乡眼里的光,化作了与队友星空下畅谈理想的热忱,让我们在朴素日常中读懂“价值”的分量。在接下来的服务期中,我将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秉承南华大学校训,扎根岗位做一名实干者,走进生活做一名倾听者,沉淀成长做一名学习者。愿这段经历成为一场与土地共振的修行,以微小行动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我坚信,年轻时把脚扎在泥土里,将来无论走多远,心中都会有股厚重的力量支撑前行。来吧,朋友们,让我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南疆的田间地头,从药学研究的严谨探索到基层服务的温暖实践,王玉珏用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是无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缩影——他们以青春为笔,以大地为纸,将“小我”融入“大我”,让理想在奉献中生根发芽。各位同学,如果你也渴望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不妨踏上西部的土地,让青春与祖国同频共振,书写属于你的别样篇章。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