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华大学药学院何隆薇教授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IF: 8.008)、《ACS Sensors》(中科院一区,IF: 9.618)、《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中科院一区,IF: 9.221)和《Analytica Chimica Acta》(中科院一区,IF: 6.911 )上共发表研究论文4篇。
成果一:Enhancing the Selectivity of Leucine Aminopeptidas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s for Assisting in Surgical Tumor Resection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或肽底物氨基末端的亮氨酸残基水解,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肿瘤细胞中,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耐药性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LAP 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肝癌等疾病密切相关,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由于氨基肽酶N(APN)与LAP的结构相似,会干扰LAP探针的响应,因而目前已报道的LAP探针仍存在选择性差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开发新型LAP识别基团,构建了一种高特异性LAP荧光探针。该探针不受包括APN在内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干扰,可以实时成像活体细胞中LAP水平变化,还可用于肿瘤组织LAP的实时成像,指导乳腺肿瘤的精准切除。
南华大学药学院何隆薇教授与附属南华医院程丹教授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药学院硕士生江仁峰和附属南华医院技术员钟荣斌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587。
成果二:Redox-Reversibl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of Acute Kidney Oxidative Injury and Remedy
药物诱导急性肾损伤(DIAKI)是一种临床危重疾病,表现为短时间内肾功能急速下降,可能在数周内致命,因此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可防止其病情加重,降低死亡率。氧化应激是DIAKI主要原因之一,当肾脏受到氧化应激时,其内部环境发生氧化还原失衡,导致肾功能障碍和生理活动异常。急性肾脏损伤处于早期和轻微阶段时,通常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准确诊断DIAKI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报道的探针无法实时监测DIAKI氧化还原状态,难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干预和治疗,而可逆荧光探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本研究报道了一种高特异性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谷光甘肽可逆近红外荧光探针。该探针能够靶向肾脏,实现单独应用顺铂和顺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实时评估以及治疗药物的初步疗效评估。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联合用药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可能更为严重且不可逆转。
南华大学药学院何隆薇教授和附属南华医院临床研究所程丹教授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华大学药学院和附属南华医院为通讯单位。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sensors.2c02610。
成果三:An endoplasmic reticulum-targeted near-infrared probe for monitoring HClO fluctuation in diabetic mice and human blood
次氯酸(HClO)是一种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体内过量的次氯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因为它可以诱发内质网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开发能够检测内质网次氯酸的近红外荧光探针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本团队设计并合成了近红外荧光探针NIR-ER-HClO,它能以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低毒性对内质网进行染色。该探针可以准确监测活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次氯酸的变化。此外,NIR-ER-HClO成功用于糖尿病小鼠模型中次氯酸成像。与对照组相比,NIR-ER-HClO在糖尿病小鼠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显示了更强的近红外荧光信号。因此,NIR-ER-HClO为诊断糖尿病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南华大学药学院何隆薇教授与附属南华医院程丹教授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青年教师李宋娇和南华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杨科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华大学药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nb.2022.133253。
成果四:A mitochondrial-targete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visualizing the fluctuation of hypochlorite acid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mice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不可逆转地破坏肺部,死亡率很高。诊断IPF并在早期阶段进行治疗是一项挑战。有证据表明,次氯酸可以帮助诊断炎症和相关条件。肺纤维化与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其中过量的次氯酸产生是一个关键的分子机制。监测线粒体次氯酸水平有助于研究线粒体氧化应激对IPF的影响。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NIR-PTZ-HClO用于检测细胞和小鼠IPF模型中次氯酸水平的变化。该探针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强的近红外荧光信号,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NIR-PTZ-HClO成功用于IPF小鼠模型中次氯酸水平检测,此外,还检测到用OFEV药物治疗后的IPF小鼠中的HClO水平急剧下降。因此,NIR-PTZ-HClO探针可为成为肺纤维化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的可靠检测工具,为改善肺纤维化疾病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南华大学药学院何隆薇教授与附属南华医院程丹教授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青年教师李宋娇为本文第一作者,南华大学药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ca.2022.340731。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基金、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开放课题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何隆薇教授自2020年9月加入南华大学药学院,成立“荧光探针与生物医学成像实验室”, 目前课题组成员包括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十余人。自在南华大学成立独立课题组以来,团队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ACS Sensor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Dyes and Pigments,Analyst等期刊共发表论文12篇,获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青)等科研项目4项。欢迎对本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博士加入课题组和本科/硕士毕业生报考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邮箱helongwei0110@163.com。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