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南华大学新型生物医用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合成团队成立于2019年,首席科学家魏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千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团队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实验师,40余名硕博研究生组成。本团队针对“微环境、细胞及分子层面复杂性严重制约药物疗效”等关键瓶颈,分别从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肿瘤基因出发,采用“结构仿生”“原料仿生”和“功能仿生”的新型药物递送策略,发展了一系列新型仿生药物递送系统,探讨了仿生材料结构与载体功能间的构效关系和规律,揭示了仿生载体在细胞分子水平和机体的多层次相互作用克服难治性肿瘤的部分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课题组成立以来,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获批各级经费支持3000余万元。
二、成员简介
团队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实验师,40余名硕博研究生组成。首席科学家魏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千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团队喻翠云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政协委员。贺冬秀副教授现任南华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构筑并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研究。王俊副教授、孙剑副教授、郑治副教授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张海涛博士、刘新平博士、刘映博士均先后承担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近一年来,团队在ACS Nano、J. Control. Release、ACS Materials Lett.、J Nanobiotechnology.、J Clean Prod.、Adv. Healthcare Mater.、Acta Biomater.、Chem. Eng. J.上连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为推动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实现肝癌、软骨修复、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做出了一定贡献。
三、科研概况
1、研究方向:
本团队针对“微环境、细胞及分子层面复杂性严重制约药物疗效”等关键瓶颈,分别从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肿瘤基因出发,采用“结构仿生”“原料仿生”和“功能仿生”的新型药物递送策略,发展了一系列新型仿生药物递送系统,探讨了仿生材料结构与载体功能间的构效关系和规律,揭示了仿生载体在细胞分子水平和机体的多层次相互作用克服难治性肿瘤的部分机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a)基于“结构仿生”策略,肿瘤微环境响应型递送体系研究
(b)基于“原料仿生”策略,肝癌细胞靶向性递送体系研究
(c)基于“功能仿生”策略,重塑微环境递送体系交叉研究
2、科研条件
团队拥有近600 m2装修完备的实验空间,实验室拥有超高速冷冻离心机、多角度激光散射仪、纳米粒度仪、凝胶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蛋白分析仪、PCR仪、冷冻干燥仪等仪器设备,建立了完善的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平台。
3、科研成果
团队成立以来,发展了一系列新型仿生药物递送系统,探讨了仿生材料结构与载体功能间的构效关系和规律,揭示了仿生载体在细胞分子水平和机体的多层次相互作用克服难治性肿瘤的部分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以南华大学为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高水平期刊。部分论文如下:
南华大学新型生物医用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合成团队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ACS Nano.2025;19(15):14848-14864;Acta Biomater.2025, 194, 373-384;
Adv Healthc Mater.doi:10.1002/adhm.202500766;Mater. Today Bio2025, 101941;
Colloid Interface Sci.2025, 682, 653-670;Chem. Eng. J.2024, 501, 157747;
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25, 693,137603;Cell Rep.Phy.Sci.2025,6, 102562;
Chem. Eng. J.2024,486, 150186;J Nanobiotechnology.2024;22(1),622;
ACS Materials Lett.2024,6, 2369-2380;Adv. Healthcare Mater.2024, 2304476;
Anal Chem.2024,96(29),12181-12188;Acta Biomater.2024,173, 389-402;
Acta Biomater.2024,176,1-27;Acta Biomater.2024,180,407-422;
Adv. Mater.2023, 2301352;Chem. Eng. J.2023,473, 145228;
Chem. Eng. J.2023,468, 143731;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23,646, 118-128;
Int. J. Biol. Macromol.2023,242, 124872;ACS Macro Lett.2023,12, 1025-1030;
J. Med. Chem.2023,66, 4045-4058;Mater. Today Chem.2022,26, 100996;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7(1),179;J. Controlled Release2022,345, 278-291;
Acta Biomater.2022,144, 15-31;Adv. Healthcare Mater.2022,11, 2200990;
J. Controlled Release2022,347, 127-142;J. Controlled Release2022,347, 400-413;
Adv. Funct. Mater.2022,32, 2107404;Int. J. Biol. Macromol.2022,223, 290-306.
4、科研项目
近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7项)及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和博士启动项目等各级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3000余万元。
5、学术交流
团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等提升团队的学术影响力。2021年12月,发起并举办了首届“衡山论药”药学前沿会议;随后,在2023年及2024年,相继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衡山论药”药学前沿会议,南华大学建校65周年系列活动之高端药物制剂产学研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先后邀请了陆军军医大学邹全明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教授,复旦大学蒋晨、王建新、陆伟跃教授,四川大学黄园、孙逊教授,中南大学胡长平、陈小平教授,海军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于广利教授,浙江大学曾苏、高建青、游剑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韩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宋少江、陈大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健教授,武汉大学/西藏大学洪学传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炜教授及北京大学吕万良教授等知名学者赴南华大学交流、讲学。
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首席科学家魏华教授代表南华大学应邀在第六届亚洲药剂学论坛、2023年国际前沿材料大会、第五届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年会、全国肿瘤学大会等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做学术报告多次。
四、团队荣誉及毕业生去向
在湖南省药学会70周年庆暨第六届湖南药学大会上,魏华团队引领的南华大学新型生物医用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心获评“湖湘药学创新团队奖”。团队成立以来,先后有4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课题组学习。团队对研究生的学业和成长进行全方位指导和帮扶,引导和教育研究生全面发展。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的本科生黄思思、周芊芊、蔡星宇等先后保研至中科院、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读研。团队的硕博研究生毕业后分别进入南华大学,重庆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南华医院药剂科、齐鲁制药等高校、三甲医院、知名药企工作。
联系我们
实验室地址:南华大学医研楼503-506
上一条:南华大学天然抗菌药物研究团队
下一条:南华大学医药超分子技术团队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