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南华大学天然抗菌药物研究团队成立于2023年,团队由2名南华大学特聘教授、2名校聘副教授、2名校师资博士后和约20名硕/博研究生组成。团队聚焦天然产物抗菌资源挖掘与药物创制,系统开展抗多重耐药菌天然产物先导发现、作用机制阐明、抗菌制剂及成药性评价,为攻克耐药菌感染提供创新药物与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在J. Med. Chem., Chin. Chem. Lett., Eur. J. Med. Chem., J. Agri. Food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入选封面论文3篇,ESI 1%高被引论文4篇。团队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资助,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二、成员简介
团队现有指导教师6人,其中博导2人、硕导2人、博士后2人。团队PI郭勇教授,化学生物学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青年学者、河南省优青、南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杨瑞阁教授为南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尹富成博士2024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现为校聘副教授。李璐博士2025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现为校聘副教授。许婷博士2023年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现为校师资博士后,主持湖南省教育厅基金,在J. Med. Chem.,Eur. J. Med. Che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徐胜楠博士202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为校师资博士后。
三、科研概况
1、研究方向:
本团队聚焦天然产物抗菌资源的挖掘与药物创制,致力于开发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研究方向包括:
(a)基于药用植物资源的抗耐药菌天然产物发现与结构优化
(b)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天然产物抗菌机制研究
(c)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菌制剂开发与评价研究
2、科研条件
团队拥有近300 m2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实验空间,配备完善的有机合成和分析测试平台(包括液相色谱仪、冻干机及多套合成实验设备如加热搅拌器和旋转蒸发仪等),可全面满足化学合成与药物分析研究需求。实验室设有标准化的细胞培养室和微生物活性评价平台,可高效开展活性化合物筛选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时配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如多功能酶标仪、荧光定量PCR仪、电泳系统及凝胶成像系统等)以及全套样品处理设备(包括台式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为抗菌药物的基础研究、机制探索及新药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硬件保障。
3、科研成果
本团队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J. Med. Chem., Chin. Chem. Lett., Eur. J. Med. Chem., J. Agri. Food Chem., Ind. Crop Prod.等中科院1区TOP期刊,其中包含ESI 1%高被引论文4篇、封面论文3篇,展现了团队在抗菌药物研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4、科研项目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部门联合基金、河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及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等10余项。
5、学术交流
团队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邀请知名专家讲学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团队已举办学术报告多场,邀请到沈阳药科大学黄肖霄教授、贵州医科大学苑春茂教授、中山大学唐贵华,郑州大学张恩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校交流。团队还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开展深入交流合作,为推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发展贡献力量。
四、团队荣誉及毕业生去向
团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已培养多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毕业生学术成果丰硕,累计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发展前景广阔,多人进入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深造,多名学生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就业质量优异,毕业生就职于三甲医院、上市药企等优质平台,展现了突出的职业竞争力。
联系我们
实验室地址:南华大学药学楼B317、B422.
课题组公众号网站:
邮箱:guoyong_122@163.com;yrggg@163.com;18337173539@163.com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