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南华大学微生物免疫结构药理学团队成立于2024年,由南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于桂梅教授领衔,汇聚教授、副教授、博硕研究生形成跨学科创新团队。团队以“微生物-宿主互作”为核心科学问题,聚焦微生物免疫结构的分子解码与前沿应用,致力于揭示病原体免疫逃逸、宿主防御激活等关键过程的微观机制,为新型抗感染策略及生物医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石。近年在微生物免疫结构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Plos Biology等TOP期刊。
二、成员简介
团队目前由1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组成。团队负责人于桂梅,教授,博士,博/硕导,南华大学高层次青年优秀人才。2016年博士毕业于普渡大学生物科学系,2016年至2021年在普渡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2021年至2024年任职天津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南华大学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病毒-宿主互作、微生物免疫结构生物学及结构药理学方向的研究。在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ucleic Acid Research, iScience, Structure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及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
团队骨干罗芳贞,南华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衡阳市高层次人才。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进修,2024年至2025年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从事博士后,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致病与耐药机制,以及微生物免疫结构药理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等10余项课题,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三、科研概况
1. 研究方向:
课题组致力于探究微生物-宿主互作、微生物免疫结构生物学及结构药理学方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a. 微生物免疫系统:微生物多酶联合免疫系统作用机制及靶向分子的研究。
b. 结构药理学:解析致病基因作用机制、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并辅助药物筛选及优化。
c. 冷冻电镜技术开发:主要进行冷冻电镜样品制备新方法开发。
2. 科研条件:
团队拥有约70㎡规划科学的实验空间,配备蛋白质纯化系统、离心机、细菌培养箱、摇床、超净台、生物安全柜、微量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冷冻电镜数据解析系统等专业设备,可满足蛋白质纯化、结构解析、复合物组装机制、膜蛋白功能研究等结构生物学及关联领域科研需求 ,为从分子层面探究生命过程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3. 核心技术-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
冷冻电镜技术,全称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样品的尖端技术。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快速冷冻将生物样品固定在近天然状态的无定形冰中,再利用电子束进行样品成像和计算机算法重构出样品的三维结构。该技术凭借原子级分辨率成像能力和保持样品天然活性的优势,已成为结构生物学、病毒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关键研究工具,并在2017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4. 科研成果:
团队负责人近五年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期刊,包括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ucleic acid research、Plos Biology、iScience等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及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十余篇(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TYBdMWg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其中,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G.Yu, X. Wang, Y. Zhang, Q. An, Y. Wen, X. Li, H. Yin, Z. Deng*, H. Zhang*.2022.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bacterial type III-E CRISPR–Cas7-11 complex.Nature Microbiology7(12): 2078-2088(共一作者)
G. Yu, Y. Bai, K. Li, O. Amarasinghe, W. Jiang, ZY. Zhang*.2021.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s of VCP/p97 Reveal a New Mechanism of Oligomerization Regulation.IScience, 103310
X. Li, F. Liao, J. Gao, G. Song, C. Zhang, N. Ji, X. Wang, J. Wen, J. He, Y. Wei, H. Zhang, Z. Li*,G. Yu*, H. Yin*.2023.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CRISPR-Cas9 by AcrIIC4.Nucleic Acids Research,gkad669(共通讯作者)
X. Wang, X. Li,G. Yu, L. Zhang, C. Zhang, Y. Wang, F. Liao, Y. Wen, H. Yin, X. Liu, Y. Wei, Z. Li, Z. Deng*, H. Zhang*.2023.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of Argonaute protein-associated NADase activation in bacterial immunity.Cell Research, 1-13(共一作者)
Q. He, X. Lei, Y. Liu, X. Wang, N. Ji, H. Yin, H. Wang*, H. Zhang*,G. Yu*.2023. Nucleic Acid Detection through RNA-Guided Protease Activity in Type III-E CRISPR-Cas Systems.Chembiocheme202300401. doi: 10.1002/cbic.202300401.(共同通讯)
Z. Zhang, C. Zhong, M. Guo, Y. Yin, H. Ye, X. Lu, Z. Liu*,G. Yu*.2024.Cryo-EM structures of ABCC1 revealing new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in the resting stat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738:150953(共同通讯)
5. 科研项目:
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项目(2项)、博士启动项目、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等各级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约400余万元。
四、招生/招聘
1. 研究生:
a. 招生专业:药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b. 招生要求:热爱科研,有志于投身科研事业;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
2. 本团队长期招聘科研助理及博士后,欢迎加入我们!
3. 联系方式:
a. 联系地址:南华大学药学院B611-B
b. 联系邮箱:guimei.yu@usc.edu.cn
地址:中国 湖南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联系方式: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