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识别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结合药物和生物结构形成的基础,是诸多生命功能背后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南华大学药学院王力立/杨留攀团队围绕“功能分子识别及其应用”这一重要研究方向持续攻关,在核素检测、手性识别、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进展(J. Hazard. Mater.2023,454, 131497;Nat. Commun.2023,14, 5645;Angew. Chem. Int. Ed.2023,62, e202310115;Chem. Eng. J.2024,495, 153143;Sci. Chin. Chem.2024, doi.org/10.1007/s11426-024-2120-0)。近日,该课题组将分子识别成功应用于药物分析、药物逆转和医学检验等领域,为解决相关领域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中科院一区,IF=7.6)、Theranostics (中科院一区,IF=12.4)、Dyes and Pigments(中科院二区,IF=4.1)、Talanta (中科院一区,IF=5.6)等国际知名期刊。
离子选择性电极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检测能力依赖于离子载体的选择性。然而,对于肌酐这一肾功能评估的关键生物标志物,高选择性的离子载体非常有限。该团队针对肌酐分子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可以高效结合肌酐阳离子的内修饰分子笼。使用这种分子笼制备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实现肌酐的快速准确检测。该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Chemical Science(Chem. Sci.,2024,15, 14791-14797)。
麻醉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手术、术后疼痛管理以及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症。然而,药物的过量和毒性常常导致严重不良事件。该团队利用大环主体对丁卡因和十烃季铵的高强度结合实现了丁卡因的解毒和十烃季铵麻醉逆转。该成果发表在Theranostics(Theranostics,2024,14, 5219-5234)。
铁离子(Fe3+)对生物体和环境都至关重要,铁离子失衡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和环境问题。因此,铁离子的检测在多个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利用水溶性四内酰胺大环和四苯乙烯共组装制备了一种新型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点(AIE-dots)的超分子组装体。利用该组装体对Fe3+的特异性荧光响应实现了家庭用水、血清和药物中Fe3+的准确检测。该成果发表在Dyes and Pigments(Dyes Pigments,2025,232,112456)。
四环素类抗生素应用广泛,其药物残留严重影响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因此,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和鉴别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基于香豆素成功构建了一种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和类似物区分的MOF材料,该材料可以100%准确度区分包括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甲氧土霉素、多西环素和地美环素在内的六种重要四环素类似物,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辅助便携设备进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可视化区分。该成果发表在Talanta(Talanta,2025,281, 126914)。
论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sc/d4sc04950k
https://www.thno.org/v14p5219.ht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3720824005229?via%3Dihub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39914024012931?via%3Dihub
药学院药用超分子技术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分子识别体系,并研究其在药学、医学、核科学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课题组现有特聘教授2人、校聘副教授2人、师资博士后1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20余人。近年来,课题组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项目多项。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近两年以南华大学药学院为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J. Hazard. Mater.、Chem. Eng. J.、Theranostics、Sci. Chin. Chem.等IF>10的中科院一区论文6篇。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常胜西路 0734-8282914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药学院